求职类型:两者兼可
1997-09/至今 马钢[23年4个月]
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安徽省首届“538英才工程”入选人,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轧钢工艺研究及材料研发工作,具体负责了管线钢、双相钢、高扩孔钢、复相钢、低碳系列、SAPH系列汽车结构钢、汽车车轮钢、汽车大梁钢、QSTE系列细晶粒钢、SMC系列高屈服钢、热成形钢、级超高强调质钢等系列产品50余个牌号产品的研发工作,累计生产数百万吨,其中5个系列产品被评为省级新产品,获安徽省名牌产品1项。近年来,重点从事系列热成形钢、QP钢及新一代超高强高韧汽车用钢的研发工作。
先后参加和主持省部、市、公司级等科研项目数十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获授权专利20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低合金化冷热成形柔性化应用超高强韧..[2018-01/至今]
本项目所开发材料解决了传统的第三代汽车用钢通过残余奥氏体增塑所带来的一系列生产应用技术难题;基于现有冷轧退火线装备和工艺条件,开发新型强塑积达20GPa%的新材料并形成关键技术集成。本人负责合金体系与冶金工艺设计工作。
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高强镀锌双相钢开发[2016-01/2017-12]
基于现有产线,通过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研究,开发600~800MPa镀锌双相钢,实现批量生产能能力。本人负责系列镀锌高强双相钢的合金系统设计及组织调控研究。
开发了600~800MPa镀锌双相钢,实现批量生产;技术水平国内先进
安徽省汽车用钢工程中心建设[2012-08/2015-12]
建立并完善汽车用钢研发和应用技术研发平台,包含材料分析、材料成形及各应用技术的专业实验室;开展各项技术攻关与基础性研究工作;开展先进成形技术研究等。本人负责系列热轧、酸洗、冷轧、镀锌汽车用钢的研发和应用技术研究。
建立完善了汽车用钢研发和应用技术研发平台,开展了一系列材料研发和应用技术研究。
汽车轻量化联盟课题--工艺路径对高强钢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2013-07/2015-12]
开发两种先进高强钢材料,通过对原材料-加工硬化-烧烤硬化等不同工艺路径下材料和零件的疲劳特性研究,在国内首次开展全双相钢车轮制作,并制订相应的材料与零件制作规范。本人负责热轧双相钢、高扩孔钢的研发及应用技术研究。
开发了两种车轮用先进高强钢,在国内首次开展原材料-加工硬化-烧烤硬化等不同工艺路径下材料和零件的疲劳特性研究,在国内率先完成全双相钢车轮制作,并制订相应的材料与零件制作规范。
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系列冷轧双相钢开发[2013-05/2015-05]
基于现有生产线,通过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研究,完成450~800MPa级冷轧双相钢的开发,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本人负责系列产品的合金系统设计;系列产品的组织调控研究。
开发了450~800MPa级冷轧双相钢,形成稳定批量工业化生产,年产销约10万吨。
国家重点工程省试点攻关项目--高档汽车用薄板关键技术研发[2010-01/2013-12]
围绕高档汽车薄板生产的技术难关,集中解决无缺陷铸坯控制、带钢表面压氧缺陷控制等成套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问题;开发系列高附加值汽车用钢,包括高强IF钢、结构用HSLA钢、烧烤硬化钢、冷热轧双相钢、扩孔钢、650-700MPa热轧超高强钢,实现各个产品的产业化;开展涂装、焊接、疲劳、成形等应用技术研究。本人负责热轧超高强钢、双相钢、扩孔钢的研发与应用技术研究;负责项目研究总结
开发了系列汽车用高强IF钢、结构用HSLA钢、烧烤硬化钢、冷热轧双相钢、扩孔钢、650-700MPa热轧超高强钢,实现各个产品的产业化;并完成了相应的涂装、焊接、疲劳、成形等应用技术研究。
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高等级汽车外板的开发[2012-01/2013-12]
建立汽车外板生少工艺规范,系统研究汽车外板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建立汽车外板的全流程工艺规范。本人负责负责残余元素、热轧工艺、酸洗工艺对外板的质量影响规律研究。
建立了汽车外板全流程生产技术体系。
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热成形用钢及热成形工艺开发[2012-07/2013-12]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热成形钢以及相应的热成形工艺成套技术。
本人负责负责1200-1800MPa热成形钢的成分、工艺设计;负责热成形工艺设计。
完成了1200-1800MPa热成形钢的开发,其中1500MPa级已工业化生产,年产销近10万吨。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2010-09/2017-01]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类别:材料与能源类
负责汽车用先进高强钢的理论探索与工程研发
北京科技大学|硕士[2002-09/2005-03]
专业:材料加工工程
类别:材料与能源类
重点研究材料成形与控制理论和相关产品的开发。
东北大学|本科[1993-09/1997-06]
专业:材料加工工程
类别:材料与能源类
对专业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完成了本科阶段基本素质,基本社会适应技能,基本学习能力的培训。
奥钢联公司[1个月,2007-02/2007-03]
培训课程:汽车用钢板研发与生产
培训地点:林茨钢厂
汽车用钢的研发与生产
德国蒂森公司、西马克公司[1个月,2006-03/2006-04]
培训课程:热连轧板带生产
培训地点:德国
热连轧设备功能、相关的运行原理;热连轧产品结构、工艺流程及相关的工艺控制手段。